兰大-剑桥青年学者丝路文化论坛在剑桥大学成功举办

来源:admin发布时间:2025-06-27 16:41访问量:159

2025年6月16日,"青年论坛:搭建学术友谊之桥"(Youth Forum: Making a Bridge of Academic Friendship)在剑桥大学罗宾逊学院成功举办。

本次论坛由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史志林副教授、剑桥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Reza、剑桥大学博士骆慧瑛共同召集,吸引了来自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、剑桥大学、比利时根特大学、中山大学、西北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8位青年学者参与。论坛邀请了西北民族大学敖特根教授、剑桥大学Moutu教授、剑桥大学Prajakti Kalra博士、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李翎教授、剑桥大学东亚系张玲副教授、剑桥大学/普林斯顿大学Reza博士、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史志林副教授担任评议人。

本次活动由 “全球兰大” 2025年暑假访学项目、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教学经费、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敦煌学研究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“敦煌西域研究创新团队”支持。论坛围绕敦煌学、丝绸之路、历史地理、语言文化等领域展开深入交流,旨在促进国际学术合作与青年学者的成长。

图1 青年论坛海报.jpg

图1 青年论坛海报

论坛开幕式由史志林副教授主持。他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敦煌学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及此次"全球兰大"访学项目的背景与目标,为论坛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调。

图2 史志林老师开幕致辞.jpg

图2 史志林老师开幕致辞

论坛发言环节分为五个部分,共18位青年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。

第一部分由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与根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王梓璇主持。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博士生孟佩君以《回鹘语摩尼教文书Mainz 317所见黠戛斯地区摩尼教新证》为题,探讨了中亚黠戛斯地区摩尼教信众对漠北回鹘的影响。博士生雷艺凡在《8-10世纪敦煌粟特石氏与佛教》中,分析了敦煌粟特石氏与佛教的密切关系。剑桥大学博士生Ayur Zhanaev以《丝绸之路十字路口的"地方性北京"考察:以内蒙古巴彦浩特为例》,强调了巴彦浩特在丝路交通中的枢纽地位。硕士生夏吉珑则通过《敦煌古藏文写本P.t.44研究:莲花生所降伏四女神再探》,揭示了藏地鬼神体系的演变过程。

第二部分由Ayur Zhanaev博士主持。王梓璇以《关于毗尼心与莫高窟196号洞窟的研究》为题,探讨了敦煌戒律文本的实践价值。本科生夏依琳通过对比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的壁画,分析了《婆罗门施身闻偈本生》的文化流变。硕士生麦颖欣在《六至九世纪突厥箭崇拜及其与中原王朝交往联系研究》中,阐述了突厥箭崇拜的文化意义。冯佳乐则以黄文弼所获文物为例,探讨了汉唐龟兹地区的文化交融。

第三部分由雷艺凡主持。本科生陈言冰在《丝路的"延长线":丝路研究与作为问题的中国西北区域》中,梳理了西北边疆研究的学术脉络。硕士生张旭探讨了甘肃黄河古渡口与丝绸之路的互动关系。本科生魏宗志系统整理了剑桥大学图书馆藏中国古地图,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。中山大学、剑桥大学联培博士生罗彰凯以《伊丽莎白时代剑桥大学的"礼仪改革"》为题,分析了英国社会转型期的治理模式。

第四部分由张旭主持。硕士生黄佳佳对英藏明清日用类书进行了系统整理,探讨了其跨文化交流价值。剑桥大学博士生石一君研究了西南官话的多样性及其形成历史。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袁嘉对敦煌文献《肃州防戍都状》进行了文本校勘与解读。

第五部分由孟佩君主持。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敖清泉回顾了40年来的《金刚经》研究,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。硕士生吴寒以楼兰为例,探讨了西汉西域战略与汉匈博弈。剑桥大学本科生Sophie Chan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了古希腊与古罗马社会中的女性地位。

图3 论文分享人发言.png

图3 论文分享人发言

论坛闭幕式上,史志林副教授、张玲教授、Reza博士等学者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,并对青年学者的培养与研究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建议。最后,全体成员通过纪念视频回顾了访学项目的精彩瞬间,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 图4   评议人提问.png

图4 评议人提问

本次青年论坛为国际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、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,深化了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官网与剑桥大学等国际高校的合作,为未来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图5 论坛闭幕合影.jpg

图5 论坛闭幕合影

文:张旭 ;图:刘丹 麦颍欣

返回原图
/